0.3秒绝杀规则
央视网消息:今年6月至9月是夜2025上海夜生活节,本届夜生活节除了推出特色夏夜消费场景之外,花样活跃上海部分博物馆、新态夏日消费新活美术馆、经济图书馆等通过加开夜场、特色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文旅0.3秒绝杀规则给市民的点燃夜间文化生活增添更多可能。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自开幕以来,市场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夜观众,观展热潮持续不断,花样活跃经常一票难求。新态夏日消费新活随着暑期来临,经济1tv足球直播自7月开始,特色古埃及文明大展将每天加开夜场至晚上9时。文旅该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点燃展期最后一周,更将开启“不眠夜”模式,邀请观众一同参与“7×24小时不闭馆”的埃及展观展体验。上海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从7月1日开始,每天晚上都有夜场,尤其在最后一周的时候,博物馆24小时开放。1秒内绝杀在最后一段时间里,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不出国门就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物。
与此同时,徐家汇书院、和平书院等公共文化空间也纷纷延长开放时间至深夜,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作为上海首个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和平书院每晚都吸引不少周边市民前来夜读。
据了解,上海正积极开发博物馆夜游项目,博物馆、图书馆等试点夜间开放,为人们的文化夜生活增添了更多选择,进一步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河南洛阳:探访古墓博物馆 体验“博物馆奇妙夜”
在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则专门在夜晚推出夜游活动。让观众感受一场奇妙的博物馆之夜。
这里是洛阳古墓博物馆,在邙山周边数十万座古墓中精挑细选出25座不同时代、不同形质的古墓,整体搬迁复原到了这里,让我们用夜游的方式来开启一场“古墓探秘”之旅。
在北宋壁画墓的墓室,正对墓门的墙上绘制着一幅“妇人启门图”,这种壁画在宋代是非常流行的题材,寓意着假门之后还有庭院、房屋、厅堂,也表示墓室至此并未到尽头。
夜游活动演绎了十座古墓的背景故事,玩家手持“探墓牒”穿梭于从西汉到宋金的墓葬中。
很难想象是怎样的能工巧匠将墓顶设计成了16朵斗拱的模样,让整座墓室经历千年而不坏。更难以想象是怎样精妙的雕刻技艺,北宋砖雕墓让地下的墓室也有了地上民居的形状。
不仅如此,夜游还融入任务卡挑战、解密,挑战成功后还能换取文创伴手礼。2024年,洛阳古墓博物馆参观游客突破205万人次。今年,河南发布了15大主题精品旅游路线,洛阳古墓博物馆就是其中一站。
消费新场景激发夏日文旅新活力
在这个夏天,各地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博物馆+戏剧”“公园+商场”“音乐+非遗”丰富的融合创新正为文旅消费注入新的活力。
浙江杭州:文博空间看戏剧 让历史"动"起来
在浙江杭州,一些博物馆打破传统的展陈设计,将戏剧舞台融入文博空间。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传统戏剧厅,精工复刻的传统戏台与戏曲展陈构成沉浸式的演艺新空间。每周,越剧、昆曲等不同剧种的经典选段在此轮番上演。外国游客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看戏,印象非常深刻,演员用手部和脚部动作表达的肢体情绪,令我非常触动。”
广东:“公园式”商场打造购物新体验
在不少城市中,一种集自然景观、商业设施和多元文化空间于一体的“公园式”商场,正以独特的魅力引领都市生活的新风尚。走进广东惠州这家名为“蝶树溪谷”的商场,仿佛进入了一座“森林仙境”。
河北沧州:大运河畔唱响音乐会 文旅焕发新活力
“音乐+非遗”也正成为不少地方的文旅新名片。昨天,在河北沧州大运河畔,一场涵盖多首经典曲目的音乐会精彩启幕。歌唱家们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轮番登台,为观众们带来视听盛宴。演出中,武术、杂技、西河大鼓等传统艺术还与现代音乐巧妙融合,让观众充分感受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焦点)
-
厨房如何“去家务化”?要想好清洁,装修做到这6点!2025-03-07来源:爱空间老房改造关键词:厨房热度:6856厨房是家务的重心,也是打扫卫生的难点,所以我们在装修时要考虑到清洁难度。现在装修讲究 ...[详细]
-
中新社新疆塔县6月18日电 题:塔县与洪扎:帕米尔高原共谱文旅“新曲”作者 苟继鹏6月的帕米尔高原杨柳成荫,雪峰巍峨,坐落于此的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下称“塔县”)眼下正迎来旅游旺季。年 ...[详细]
-
多一分善良与尊重,就多一分和谐与美好,有了多彩的物种,才有多彩的世界,我们都是地球上的居民,善待小动物,也是善待我们自己。 ...[详细]
-
“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生产的电力变压器、高低压配电设备,还有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月20日,在渭南经开区新材料产业聚集区蒲城高新区)内,陕西迪威建设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威山向参观者推介产品。5月30 ...[详细]
-
泉州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告根据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经专家研判,自2022年3月19日起,将丰泽区丰泽街道东美社区北至妙云街、西至刺桐南路、南至 ...[详细]
-
“全球南方看新疆” 媒体行丨斯洛伐克《主要日报》专栏作家卢齐亚·胡宾斯卡:逛库车的博物馆体验非常棒
6月18日,“全球南方看新疆”媒体行多国记者来到了库车市龟兹博物馆、库车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参访。斯洛伐克《主要日报》专栏作家卢齐亚·胡宾斯卡表示,新疆的文物保护工作非常完善,在这里的观展体验非常棒 ...[详细]
-
“全球南方看新疆” 媒体行丨斯洛伐克《主要日报》专栏作家卢齐亚·胡宾斯卡:逛库车的博物馆体验非常棒
6月18日,“全球南方看新疆”媒体行多国记者来到了库车市龟兹博物馆、库车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参访。斯洛伐克《主要日报》专栏作家卢齐亚·胡宾斯卡表示,新疆的文物保护工作非常完善,在这里的观展体验非常棒 ...[详细]
-
层层叠叠的“绿色梯田”取代了连绵起伏的沙丘,于田县农民伊卜拉伊木·阿布都艾尼蹲下身,手指轻抚新栽梭梭苗的嫩叶,身后是向沙漠深处延伸的绿色屏障。随着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长达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 ...[详细]
-
央视网消息:眼下,新疆环塔里木盆地小麦产区迎来夏收关键期,成熟的小麦正在陆续开镰收割。阿克苏常年气候干旱,想种好小麦,水是关键。阿克苏地区是如何解决小麦灌溉用水的,今年的小麦收成怎样?记者来到新疆南疆 ...[详细]
-
记者从6月24日举行的新疆“三北”工程攻坚战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推进会上获悉,今年新疆通过科学确定适沙作物、科学利用地下水资源,增加锁边绿色防护带宽度110米至7500米。今年以来,新疆持续巩固 ...[详细]